词典伏气
伏气
词语解释
伏气[ fú qì ]
⒈ 屏气,抑止呼吸。形容惶恐的样子。
⒉ 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。
⒊ 服气;认输。
引证解释
⒈ 屏气,抑止呼吸。形容惶恐的样子。
引唐 韩愈 《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》:“从史羞,面颈发赤,抑首伏气,不敢出一语以对。”
⒉ 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。
引《敦煌曲子词·谒金门》:“长伏气,住在 蓬莱 山里。”
《古今小说·陈希夷四辞朝命》:“则他这睡也是仙家伏气之法,非他人所能学也。”
原注:“‘伏气’,道家的一种修养法,也叫‘吐纳’。”
⒊ 服气;认输。
引《西游记》第五七回:“欲待要奔龙宫,又不伏气求告龙王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蔡母嗟儿》:“婆婆日夜埋怨着公公,当初不合教孩儿出去。公公又不伏气,只管和婆婆閒争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希贤 平日见父亲所为,心中不伏气,怪的是方士。”
国语辞典
伏气[ fú qì ]
⒈ 屏气。
引唐·韩愈〈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〉:「抑首伏气,不敢出一语以对。」
⒉ 服输。
引元·高明《汲古阁本琵琶记·第一一出》:「公公又不伏气,只管和婆婆闲争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五》:「料那生不能成就,我也不伏气与他了。」
相关词语
- shēng qì xiāng tōng声气相通
- fù cái rèn qì负才任气
- guǐ fú诡伏
- shén yì qì yú神怿气愉
- lián qì连气
- zhōng fú中伏
- qì mài气脉
- qì yàn气焰
- yǒu shēng wú qì有声无气
- chōng qì充气
- qì gāo zhì dà气高志大
- kè qì huà客气话
- fú gū伏辜
- qì lǜ气律
- chū cí tǔ qì出词吐气
- gān fú甘伏
- yín qì淫气
- qì lì气力
- yù qì吁气
- xìng qì幸气
- qīng qì轻气
- de qì得气
- fú yè伏谒
- qì bó bó气勃勃
- nù qì tián xiōng怒气填胸
- yóu qì tián油气田
- xiē fú歇伏
- cáng fú藏伏
- lì qì盭气
- cái qì chāo rán才气超然